三條魚 | 鬼爭東西 | 馬尾巴 | 鳥王成佛

三條魚

  在波羅奈河中有三條魚,一條名叫過多思,一條名叫過少思,還有一條名叫中思。牠們從森林中的波羅奈河
,游行到人居住的境域來。中思於看看覺得不妥,就對同伴說道:『這人境多可怕、多危險,漁夫用各種網或魚籠捉捕我們同類,還是回森林中的老家去吧!』然而,過多思和過少思,因為懈怠懶惰,凡事猶豫慣了,又對食物貪著,只是答應著,卻遲遲不肯走。『 好吧!明天就走 。』牠倆說,但明天到來時,他們又說明天,就這樣一天拖一天,終於日子過去了三個月,他們還是沒走。
  那時,漁夫在河中投下網,過多思和過少思,為求餌食,昧昏了眼睛,鑽進網內去。中思隨後游來,看見有網,知道同伴已經落網,遂從外邊游繞到網內,咬破網線,引導過多思和過少思出來。過多思和過少思十分感謝中思魚,但他們的惰性,不管安危,隨遇而安的習性並不曾悔改。後來幾經轉世,過多思和過少思同生為一個出家人,可是直到老,懈怠懶惰的習性仍很深重。
  有一次,他們在鄉村森林中度過雨季,要回僧團來見佛陀。他們把旅途中的糧食需用都備好了,可是只說著『今天走吧!』『明天走吧!』在拿不定主意的中間,一個月的時光流過去了,食糧也不知不覺吃盡。於是又重準備,但又在相同的情形下,一個月過去,兩個月過去了。單為懈怠懶惰,拿不定主意,和對住處的依戀,虛度三個月的時光,好不容易才出發,來到祇園精舍時,已經比別人遲歸好幾個月了。許多同參知道他兩遲歸的原因
,都紛紛議論。佛陀在他們叩見時,就斥責他們不該這樣浪費時光,無常緊催著,一個人究竟有多少生命呢?這般奢侈,並為他們說四聖諦法。兩人被斥,羞愧萬分,由於深切的懺悔,他們在聞法後,就證得預流果,至此,過去的陋習始斷盡。
  兩個人因為佛陀而得救,在他們身為魚身的時候也是,那中思魚就是釋迦牟尼的前身。

 
建議最佳瀏覽模式:1024 X 768 瀏覽器:IE 5.5以上
 
copyright reserved&Education。2008 All Rights